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15-0008中国宝安集团旗下企业

新闻中心

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标杆企业系列报道:老字号马应龙的发展与转型 点击量:  时间:2018-11-13 04:29

编者按: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93.SH,下称“马应龙”)是有着436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上市公司,1995年实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第一大股东由武汉国资公司变更为中国宝安集团; 2004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经过多年发展,这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肛肠药品制造商,延伸发展肛肠医疗,转型国内最具整合能力的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

同时,马应龙还进军大健康产业,意欲二次创业,再造一个专业细分新领域。马应龙正在探索一条混合所有制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做强做大之路。人民网将其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进行剖析,以飨读者。

马应龙开展“中国成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上市14年,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的马应龙药业集团,在做强和做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做“强”核心的同时,协同做“大”边界,追求基业“长”青。为此,在聚焦原有肛肠全产业链的基础上,马应龙悄然进军大健康产业,实行双线作战。

“长期以来公众对马应龙有两个印象:一个是有436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药企,经营从没有间断过;一个是专业化特色鲜明,国内肛肠痔疮药物领军品牌。”10月30日上午,马应龙副总兼董秘夏有章笑着说。如今,围绕核心主业,公司早已悄然开始转身。

在肛肠全产业链的拓展上,马应龙进军肛肠专科医院,促进医药联动,目前已在北京、西安、武汉等地,创办了7家直营医院,1200多张病床。此外,还与国内30多家区县市公立医院签约共建肛肠诊疗中心,目前累计开业18家,三年内计划达到100家。

夏有章介绍,公司进军大健康领域,业务主要有功能性化妆品、功能性护理品和肛肠保健食品三项,前两项已探索形成了一定基础,肛肠保健食品则是协同拱卫肛肠领域护城河。

几年摸索,马应龙的转型已初见成效:2017年,马应龙收缩医药商业后,尽管营业收入下降16.7%,至17.5亿元,但公司净利润不减反增27.9%,至3.2亿元。2018年前3季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净利润有一定下降,但与主业直接相关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6.73%。

近日,人民网走进马应龙药业,探寻这家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

马应龙药业集团办公区外景

打造隐形冠军

人民网:宝安集团1995年入主马应龙,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讲解一下公司股东变更后的发展情况?

马应龙:1995年,公司前身武汉第三制药厂面临着经营体制僵化、活力不足等劣势。凭借武汉国企改革的东风,率先实施产权改革,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其后在第一大股东宝安集团和第二大股东武汉国资公司的协力支持下,于1996年全面恢复使用马应龙商号,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打造市场细分的强势品牌。为此,公司集中资源聚焦肛肠治痔主业,全力发展痔疮膏、痔疮栓等系列化药物,转换机制,深挖肛肠护城河,构建战略性竞争屏障。通过持续努力,马应龙成为细分行业典型的隐形冠军,肛肠治痔类药物连续多年零售市场份额达40%以上,“痔疮药,马应龙”获得广泛认同。

人民网:马应龙一直聚焦于专业化发展,公司经营业绩稳健,有何得失经验分享?

马应龙:应该说多年来马应龙的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战略聚焦,在目标细分领域充分专业化。新环境下马应龙的战略选择是纵深专业化,进一步做强核心,做大边界。纵深专业化的道路,与常见的宽频多元化相比,速度可能慢一些,需要跨越的障碍也有特殊性。比如肛肠系列新药研发受药品审评制度和政策的影响较大,历史原因导致的药品低价使处方市场开发受限,专科医院连锁经营需要较长周期摸索等等。但纵深专业化一旦取得突破,战略根基会更强,空间更大,发展更可持续。专业化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更大决心和更多耐心,过去如此,未来也如此。

马应龙纵深专业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有益的教训,未来会更加注重整合与协同。需要更广泛地整合社会资源,应对专业市场,整合的难度及代价也要充分预估。也需要更适配地协同核心业务与边界业务,创办肛肠医院是发挥客户协同效应,促进医药联动,经营功能性化妆品等大健康业务是发挥技术协同效应,挖掘马应龙八宝名方的应用价值。

人民网:马应龙1995年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2004年上市,到如今已有23年历史,公司业绩和发展上实现了怎样的变化?

马应龙:1994年公司营业额3812万元,净利润293.25万元,净资产1146万元;2004年上市时,营业收入 3.72亿元,净利润5264万元;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净利润3.2亿元,净资产21.92亿元,各项指标均成倍增长。每年目标客户从百万级人次跃升到亿级人次,上市IPO募集资金2.77亿元,而累计分红已近6亿元。按2018年10月底股价计算,流通股东累计增值8.72倍,国有资本累计增值也超过20亿元,实现了客户、股东、员工、社会等多方主体价值共赢。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连续多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深耕肛肠全产业链

人民网:在打造肛肠全产业链过程中,公司一个重要的方向是进军肛肠医疗。目前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马应龙:公司的战略导向是从传统的药品生产企业向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肛肠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板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圈联动的发展态势。直营圈方面,在全国开办了7家肛肠医院,其中北京医院是国内少有的3家三级甲等肛肠专科医院之一,床位数1200多张,已是中国直营床位数最多的肛肠连锁医院,形成了品牌影响力,逐步占据行业诊疗技术制高点;共建圈方面,通过“全国百家重点肛肠专科共建计划”,与地县级公立医院联合共建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已签约30多家,深度开发基层市场,战略合作渐入良性轨道;连接圈方面,搭建“小马医疗”专业化、垂直化、开放化的肛肠科移动医疗平台,对接有肛肠科的综合医院和肛肠专科医院800多家,不断深化业务连接和增值服务。

人民网:进军医疗领域,有何大的背景考虑?

马应龙:2012年-2015年,马应龙药业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开展“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历时3年时间,覆盖国内31个省份、197个县市,采集近7万有效样本。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肛肠疾病的患病率达50.10%,约5.2亿人,而肛肠疾病患者认知率仅为48.1%,患者就诊率仅有28%,其中64.3%的患者发病后没有采取任何诊疗措施。我国肛肠疾病的患病率高、认知率低、就诊率低,这种态势在基层市场更加明显。

这项调查是改革开放40年间国内首次大规模、科学性、公益性的肛肠流调,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中心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对行业发展也有启迪和警示。中国肛肠健康领域市场空间巨大,也任重道远,肛肠全产业链各方主体还需加倍努力,马应龙也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人民网:公司构建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的目标是什么?

马应龙:在肛肠诊疗、肛肠康复养生等业务探索数年之后,2017年4月,公司董事长陈平先生宣示马应龙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力争升级成为“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聚焦肛肠健康核心领域,以全周期的肛肠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发挥资源整合能力,致力于为目标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肛肠健康方案。

马应龙的长期目标,就是做中国最大的肛肠药品(健康产品)制造商;全球最大肛肠专科医疗服务机构;细分领域全国顶尖、国际一流、服务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人民网:马应龙联合共建肛肠诊疗中心,业务发展及营业模式上是如何设计的?

马应龙:马应龙启动“全国百家重点肛肠专科共建计划”,旨在响应国家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大趋势,整合社会医疗资源,搭建肛肠医疗“共建圈”,更快更可持续的优化肛肠全产业链的供方能力,更快更好服务肛肠病患者及易患病群体。具体是以马应龙肛肠诊疗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发挥马应龙直营医院的基地作用,调动全国范围专家资源,与地县级的公立医院合作共建肛肠特色专科。马应龙提供品牌冠名、技术支持、管理咨询,合作医院提供场地、设备、医护人员及综合保障等,马应龙则收取一定品牌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

对公立医院而言,肛肠中心的科室性质、隶属关系、职工身份均不变,能促进明星专科的成长。对马应龙而言,实施共建圈轻资产扩张模式,与直营圈重资产筑基模式相辅相成,强化扩大终端网络,引导全产业链资源聚集。

人民网:作为公司医疗领域线上拓展的重要一环,马应龙健康云发展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

马应龙:马应龙肛肠健康云平台,业内称之为“小马医疗”,是一个专业化、垂直化、开放化的肛肠科移动医疗平台,首轮融资6000万元于2016年底已完成募集并投入运营,在互联网医疗的专科深度应用这一细分类型中已形成较大影响力。小马医疗作为连接圈与医疗直营圈、共建圈相互策应,已对接有肛肠科的综合医院和肛肠专科医院800多家,对接全国肛肠科医师2万多名,肛肠手术直播等业务广受好评,通过互联网+医疗开始为广大患者优先提供用药指南、诊前咨询和复诊等多样化服务。同时布局肛肠健康前沿技术项目的开发,如肛肠VR项目,已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试点搭建与肛肠健康相关的家庭医养健康业务,以社区为辐射据点,通过构建O2O平台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肛肠健康医养服务、便秘调养服务及肛肠大健康产品等。

进军大健康领域

人民网:9月18日,马应龙发布公告称,拟投资成立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主营化妆品研发、生产、批发和零售,标志着公司从此前的低调潜行,到正式吹响进军大健康领域的号角。公司成立此公司在战略上有哪些考虑?

马应龙:其实马应龙在大健康产业的功能性化妆品、功能性护理品等业务上已经有探索多年,也沉淀了较多经验和教训,应该说大健康领域战略方向和基本模式已形成明确共识。肛肠健康领域是必须做强的战略核心,而大健康产业领域是必须做大的战略边界,可以发挥技术协同效应,在板块壮大的同时不断积累资源,策应整体战略的持续发展。

马应龙发起设立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下称“大健康公司”),主要为了宣示决心,加强统筹,加快发展,标志着大健康产业从分散探索阶段转入统筹发展阶段。目前马应龙旗下大健康产业资源和业务将逐步统合到大健康公司平台之中动态规划,督导运营,未来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融资及并购也将由大健康公司直接运作。

人民网:马应龙进军大健康产业,主要切入哪几块领域?目前经营情况?

马应龙:公司在大健康产业的业务选择,主要标准两条,一是关联性,能够将制药背景、专科诊疗背景及核心技术加以延伸,形成互补;二是差异化,能够在目标市场形成差异化的细分品类,确立比较竞争优势。

涉足的业务领域,一是功能性化妆品,聚焦于眼部护理,延伸马应龙八宝眼药的技术内涵和文化内涵,突出专业功效指向,强化药妆品类属性。实行双品牌运作结构,“马应龙八宝”品牌旨在经典传承,侧重于线上渠道;“瞳话”品牌旨在芳华时尚,侧重于线下渠道。目前已形成了较好的客户基础和上亿元的销售规模,模式路径渐趋清晰。二是功能性护理品,主要拓展婴童护臀膏、纸尿裤等产品,同时积极开发肛肠健康专业护理品,如肛肠专用护理包等。近年来增速较快,发展思路正在市场验证。三是肛肠保健食品,根据肛肠健康目标人群的需求,不断强化肛肠疾病诊疗、肛肠微生态等方面技术循证积累,并以此甄别整合大健康供应链相关产品和技术。目前主要展开产品组合优化和营销测试。

肛肠健康护理品、肛肠保健食品对于深耕肛肠全产业链能够直接策应,大健康产业总体也有望扩充战略边界,反哺战略核心。


马应龙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6018358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1829号

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标杆企业系列报道:老字号马应龙的发展与转型

2018-11-13 04:29

编者按: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93.SH,下称“马应龙”)是有着436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上市公司,1995年实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第一大股东由武汉国资公司变更为中国宝安集团; 2004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经过多年发展,这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肛肠药品制造商,延伸发展肛肠医疗,转型国内最具整合能力的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

同时,马应龙还进军大健康产业,意欲二次创业,再造一个专业细分新领域。马应龙正在探索一条混合所有制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做强做大之路。人民网将其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进行剖析,以飨读者。

马应龙开展“中国成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上市14年,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的马应龙药业集团,在做强和做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做“强”核心的同时,协同做“大”边界,追求基业“长”青。为此,在聚焦原有肛肠全产业链的基础上,马应龙悄然进军大健康产业,实行双线作战。

“长期以来公众对马应龙有两个印象:一个是有436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药企,经营从没有间断过;一个是专业化特色鲜明,国内肛肠痔疮药物领军品牌。”10月30日上午,马应龙副总兼董秘夏有章笑着说。如今,围绕核心主业,公司早已悄然开始转身。

在肛肠全产业链的拓展上,马应龙进军肛肠专科医院,促进医药联动,目前已在北京、西安、武汉等地,创办了7家直营医院,1200多张病床。此外,还与国内30多家区县市公立医院签约共建肛肠诊疗中心,目前累计开业18家,三年内计划达到100家。

夏有章介绍,公司进军大健康领域,业务主要有功能性化妆品、功能性护理品和肛肠保健食品三项,前两项已探索形成了一定基础,肛肠保健食品则是协同拱卫肛肠领域护城河。

几年摸索,马应龙的转型已初见成效:2017年,马应龙收缩医药商业后,尽管营业收入下降16.7%,至17.5亿元,但公司净利润不减反增27.9%,至3.2亿元。2018年前3季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净利润有一定下降,但与主业直接相关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6.73%。

近日,人民网走进马应龙药业,探寻这家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

马应龙药业集团办公区外景

打造隐形冠军

人民网:宝安集团1995年入主马应龙,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讲解一下公司股东变更后的发展情况?

马应龙:1995年,公司前身武汉第三制药厂面临着经营体制僵化、活力不足等劣势。凭借武汉国企改革的东风,率先实施产权改革,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其后在第一大股东宝安集团和第二大股东武汉国资公司的协力支持下,于1996年全面恢复使用马应龙商号,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打造市场细分的强势品牌。为此,公司集中资源聚焦肛肠治痔主业,全力发展痔疮膏、痔疮栓等系列化药物,转换机制,深挖肛肠护城河,构建战略性竞争屏障。通过持续努力,马应龙成为细分行业典型的隐形冠军,肛肠治痔类药物连续多年零售市场份额达40%以上,“痔疮药,马应龙”获得广泛认同。

人民网:马应龙一直聚焦于专业化发展,公司经营业绩稳健,有何得失经验分享?

马应龙:应该说多年来马应龙的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战略聚焦,在目标细分领域充分专业化。新环境下马应龙的战略选择是纵深专业化,进一步做强核心,做大边界。纵深专业化的道路,与常见的宽频多元化相比,速度可能慢一些,需要跨越的障碍也有特殊性。比如肛肠系列新药研发受药品审评制度和政策的影响较大,历史原因导致的药品低价使处方市场开发受限,专科医院连锁经营需要较长周期摸索等等。但纵深专业化一旦取得突破,战略根基会更强,空间更大,发展更可持续。专业化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更大决心和更多耐心,过去如此,未来也如此。

马应龙纵深专业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有益的教训,未来会更加注重整合与协同。需要更广泛地整合社会资源,应对专业市场,整合的难度及代价也要充分预估。也需要更适配地协同核心业务与边界业务,创办肛肠医院是发挥客户协同效应,促进医药联动,经营功能性化妆品等大健康业务是发挥技术协同效应,挖掘马应龙八宝名方的应用价值。

人民网:马应龙1995年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2004年上市,到如今已有23年历史,公司业绩和发展上实现了怎样的变化?

马应龙:1994年公司营业额3812万元,净利润293.25万元,净资产1146万元;2004年上市时,营业收入 3.72亿元,净利润5264万元;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净利润3.2亿元,净资产21.92亿元,各项指标均成倍增长。每年目标客户从百万级人次跃升到亿级人次,上市IPO募集资金2.77亿元,而累计分红已近6亿元。按2018年10月底股价计算,流通股东累计增值8.72倍,国有资本累计增值也超过20亿元,实现了客户、股东、员工、社会等多方主体价值共赢。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连续多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深耕肛肠全产业链

人民网:在打造肛肠全产业链过程中,公司一个重要的方向是进军肛肠医疗。目前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马应龙:公司的战略导向是从传统的药品生产企业向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肛肠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板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圈联动的发展态势。直营圈方面,在全国开办了7家肛肠医院,其中北京医院是国内少有的3家三级甲等肛肠专科医院之一,床位数1200多张,已是中国直营床位数最多的肛肠连锁医院,形成了品牌影响力,逐步占据行业诊疗技术制高点;共建圈方面,通过“全国百家重点肛肠专科共建计划”,与地县级公立医院联合共建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已签约30多家,深度开发基层市场,战略合作渐入良性轨道;连接圈方面,搭建“小马医疗”专业化、垂直化、开放化的肛肠科移动医疗平台,对接有肛肠科的综合医院和肛肠专科医院800多家,不断深化业务连接和增值服务。

人民网:进军医疗领域,有何大的背景考虑?

马应龙:2012年-2015年,马应龙药业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开展“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历时3年时间,覆盖国内31个省份、197个县市,采集近7万有效样本。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肛肠疾病的患病率达50.10%,约5.2亿人,而肛肠疾病患者认知率仅为48.1%,患者就诊率仅有28%,其中64.3%的患者发病后没有采取任何诊疗措施。我国肛肠疾病的患病率高、认知率低、就诊率低,这种态势在基层市场更加明显。

这项调查是改革开放40年间国内首次大规模、科学性、公益性的肛肠流调,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中心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对行业发展也有启迪和警示。中国肛肠健康领域市场空间巨大,也任重道远,肛肠全产业链各方主体还需加倍努力,马应龙也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人民网:公司构建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的目标是什么?

马应龙:在肛肠诊疗、肛肠康复养生等业务探索数年之后,2017年4月,公司董事长陈平先生宣示马应龙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力争升级成为“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聚焦肛肠健康核心领域,以全周期的肛肠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发挥资源整合能力,致力于为目标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肛肠健康方案。

马应龙的长期目标,就是做中国最大的肛肠药品(健康产品)制造商;全球最大肛肠专科医疗服务机构;细分领域全国顶尖、国际一流、服务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人民网:马应龙联合共建肛肠诊疗中心,业务发展及营业模式上是如何设计的?

马应龙:马应龙启动“全国百家重点肛肠专科共建计划”,旨在响应国家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大趋势,整合社会医疗资源,搭建肛肠医疗“共建圈”,更快更可持续的优化肛肠全产业链的供方能力,更快更好服务肛肠病患者及易患病群体。具体是以马应龙肛肠诊疗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发挥马应龙直营医院的基地作用,调动全国范围专家资源,与地县级的公立医院合作共建肛肠特色专科。马应龙提供品牌冠名、技术支持、管理咨询,合作医院提供场地、设备、医护人员及综合保障等,马应龙则收取一定品牌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

对公立医院而言,肛肠中心的科室性质、隶属关系、职工身份均不变,能促进明星专科的成长。对马应龙而言,实施共建圈轻资产扩张模式,与直营圈重资产筑基模式相辅相成,强化扩大终端网络,引导全产业链资源聚集。

人民网:作为公司医疗领域线上拓展的重要一环,马应龙健康云发展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

马应龙:马应龙肛肠健康云平台,业内称之为“小马医疗”,是一个专业化、垂直化、开放化的肛肠科移动医疗平台,首轮融资6000万元于2016年底已完成募集并投入运营,在互联网医疗的专科深度应用这一细分类型中已形成较大影响力。小马医疗作为连接圈与医疗直营圈、共建圈相互策应,已对接有肛肠科的综合医院和肛肠专科医院800多家,对接全国肛肠科医师2万多名,肛肠手术直播等业务广受好评,通过互联网+医疗开始为广大患者优先提供用药指南、诊前咨询和复诊等多样化服务。同时布局肛肠健康前沿技术项目的开发,如肛肠VR项目,已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试点搭建与肛肠健康相关的家庭医养健康业务,以社区为辐射据点,通过构建O2O平台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肛肠健康医养服务、便秘调养服务及肛肠大健康产品等。

进军大健康领域

人民网:9月18日,马应龙发布公告称,拟投资成立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主营化妆品研发、生产、批发和零售,标志着公司从此前的低调潜行,到正式吹响进军大健康领域的号角。公司成立此公司在战略上有哪些考虑?

马应龙:其实马应龙在大健康产业的功能性化妆品、功能性护理品等业务上已经有探索多年,也沉淀了较多经验和教训,应该说大健康领域战略方向和基本模式已形成明确共识。肛肠健康领域是必须做强的战略核心,而大健康产业领域是必须做大的战略边界,可以发挥技术协同效应,在板块壮大的同时不断积累资源,策应整体战略的持续发展。

马应龙发起设立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下称“大健康公司”),主要为了宣示决心,加强统筹,加快发展,标志着大健康产业从分散探索阶段转入统筹发展阶段。目前马应龙旗下大健康产业资源和业务将逐步统合到大健康公司平台之中动态规划,督导运营,未来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融资及并购也将由大健康公司直接运作。

人民网:马应龙进军大健康产业,主要切入哪几块领域?目前经营情况?

马应龙:公司在大健康产业的业务选择,主要标准两条,一是关联性,能够将制药背景、专科诊疗背景及核心技术加以延伸,形成互补;二是差异化,能够在目标市场形成差异化的细分品类,确立比较竞争优势。

涉足的业务领域,一是功能性化妆品,聚焦于眼部护理,延伸马应龙八宝眼药的技术内涵和文化内涵,突出专业功效指向,强化药妆品类属性。实行双品牌运作结构,“马应龙八宝”品牌旨在经典传承,侧重于线上渠道;“瞳话”品牌旨在芳华时尚,侧重于线下渠道。目前已形成了较好的客户基础和上亿元的销售规模,模式路径渐趋清晰。二是功能性护理品,主要拓展婴童护臀膏、纸尿裤等产品,同时积极开发肛肠健康专业护理品,如肛肠专用护理包等。近年来增速较快,发展思路正在市场验证。三是肛肠保健食品,根据肛肠健康目标人群的需求,不断强化肛肠疾病诊疗、肛肠微生态等方面技术循证积累,并以此甄别整合大健康供应链相关产品和技术。目前主要展开产品组合优化和营销测试。

肛肠健康护理品、肛肠保健食品对于深耕肛肠全产业链能够直接策应,大健康产业总体也有望扩充战略边界,反哺战略核心。